大森林记得一棵树
能够让一棵树圆梦的是大森林, 能够让大森林记住的是英雄树。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,是塞罕坝林场三代人的绿色接力。 记得十多年前的北京还常被沙尘暴困扰,而近些年那些沙尘无声无息地消失了,有一个名字却浮出在我们的面前:塞罕坝。 现在关于塞罕坝可以找到无数的资料,她不但为北京挡住了风沙,更成为一种精神被传颂。当词作家宋青松追踪这种精神的起源时,却看到了一棵树,一棵被称为“英雄树”或”功勋树”的老松树,它算不上高大伟岸,甚至不够笔挺,但是正是它站在风口顽强地活着,给了第一代塞罕坝造林者以鼓舞和信心,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撑,让他们坚信:“这棵树能活,我们栽下的树也能活!”树不知自己会成为人的榜样,第一代造林人也不会想到今天会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,但他们用一种精神支撑着、坚持着、执守着,一棵一棵地栽,一片一片地种,终于有了成为世界奇迹的大森林:美丽的高岭塞罕坝。正是他们为我们挡住了风沙尘暴,留下了清风细雨,让我们享受着他们造下的福。 看着那片茫茫的森林想到那棵曾经孤独的功勋树,它就是一个象征、一个榜样。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但是只有一棵树显然是不够的,无论它多么高大、多么顽强,都无法抵挡茫茫的风沙,只有当他的精神传播开来,营造出无边的森林时,也就是说只有当榜样被学习、被仿效时才会真正成为无穷的力量,所以我们应该树立榜样、更要学习推广榜样才能营造出一种环境、一种气候、一种精神!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,塞罕坝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。塞罕坝精神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、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的。55年来,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艰苦奋斗、甘于奉献,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铸就了牢记使命、艰苦创业、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。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,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。 歌词通过一棵树(功勋树)和一片林(林场)的关系,生动地诠释了塞罕坝精神:忠于使命、艰苦创业、科技求实、生态发展。倡导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宣传,推动绿色发展理念,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推动美丽中国建设,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。自然界是这样,我们的社会也是一样,人生的成长需要榜样、需要引领、需要一种精神,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榜样、自己的引导者,更要传播他的精神,与他共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、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。一棵树的力量是有限的,一片林的力量却是无穷的;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一个群体的力量却是无穷的。 2017年12月5日,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“地球卫士奖”,这是联合国和世界对中国绿色发展理念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塞罕坝精神的高度肯定。来自全球各国的专家学者纷纷表示:“中国展现了环保领域的全球领导力。” 音乐工作者们用歌声、音乐来诠释塞罕坝精神。以此歌献给为生态文明事业做出贡献的建设者们。